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HG1.CN教育2005年创始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维基百科与乌克兰:共办编辑马拉松,丰富文化知识


2025-8-29   
来源:本站原创
  热度:

{$MY_guanggao}

固顶文章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官方公示研 (2314)
普通文章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硕士博士收 (1971)
普通文章 联系我们 (1875)
普通文章 马来西亚大学在线申请系统 (1287)
推荐文章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一带一路 (1276)
普通文章 会计学硕士 (1036)
推荐文章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在疫情大流 (829)
普通文章 教育硕士专业介绍 (755)
普通文章 设计博士学位 (686)
普通文章 教育博士学位 (666)
推荐文章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校方公示指 (622)
普通文章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本科专业收 (516)
普通文章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学生公寓和 (516)
 

 

 

 


2025 年 8 月 22 日 | 新闻
逾 50 名学生、教职人员及国际嘉宾齐聚马来西亚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Malaysia)赛城校区,参与该校举办的 “维基百科条目编辑” 工作坊。

此次活动由马来西亚城市大学联合马来西亚维基媒体社区用户组(Wikimedia Community User Group, CUG)及乌克兰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共同主办,是 2025 年乌克兰 “文化外交月” 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旨在向全球拓展维基百科中关于乌克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的知识内容。参与工作坊的学生来自创意产业学院,包括大众传播学学士、传播学(新闻学)学士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创意产业与传播学硕士专业的高年级研究生。

实践培训:培养开放知识领域所需技能

乌克兰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贸易与经济事务三等秘书玛丽娜・基里尔丘克(Maryna Kyrylchuk)女士发表演讲,主题为深化乌马两国文化联系。图片来源: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开幕式伊始,活动方介绍了乌克兰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临时代办丹尼斯・米哈伊柳克(Denys Mykhailiuk)先生与乌克兰驻马大使馆贸易与经济事务三等秘书玛丽娜・基里尔丘克女士。基里尔丘克女士在仪式上发表演讲,探讨如何深化马来西亚与乌克兰之间的文化联系。

乌克兰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临时代办丹尼斯・米哈伊柳克先生在维基百科条目编辑工作坊纪念板上签名。图片来源: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马来西亚维基媒体社区用户组代表致辞

随后,马来西亚维基媒体社区用户组创始人兼主席多迪・伊斯莫约(Dody Ismoyo)先生概述了维基百科的全球使命,并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核心议程:学习如何用马来语、法语及其他语言编辑维基百科条目。

维基百科马来西亚项目协调员法鲁克・拉赫曼(Farouk Rahman)先生指导参与者熟悉维基百科界面。图片来源: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在维基百科马来西亚项目协调员法鲁克・拉赫曼先生的专业指导下,学生们系统学习了维基百科的编辑界面操作:包括如何使用可视化编辑器与源代码编辑器、掌握编辑规范,以及理解基础的标记语言规则。

逾 50 名学生、教职人员及国际嘉宾参与了在马来西亚城市大学赛城校区举办的维基百科工作坊。图片来源: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学生玛丽阿姆(Mariam)对此印象深刻,她表示:“现在我终于明白维基百科为何如此重要。如今我们习惯向 ChatGPT 这类人工智能工具查询信息,但常常忽略的是,人工智能的知识源于现有资源,而维基百科正是其中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因此,若维基百科上的内容表述不佳或难以获取,所有依赖它的信息渠道都会受到影响。”

深入参与编辑马拉松

(从左至右)创意产业学院院长苏・欧・吉恩(Ts. Saw Eu Gene)博士、诺曼・朱(Norman Chu)副教授、多迪・伊斯莫约先生、乌克兰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临时代办丹尼斯・米哈伊柳克先生、乌克兰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贸易与经济事务三等秘书玛丽娜・基里尔丘克女士。图片来源: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在实践环节,每位学生需选择一篇与乌克兰相关的维基百科条目,将其从英文翻译成自己的母语或熟练掌握的语言。部分学生挖掘了乌克兰历史人物的故事,另有学生则对乌克兰标志性地标相关条目进行了编辑优化。

来自法国的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学生亚尼斯(Yanis)分享道:“我撰写了一位乌克兰战地医护人员的条目 —— 他原本是一名医生,2023 年在战争中为救治乌克兰受伤士兵而牺牲。能用法语讲述他的事迹以表致敬,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成果展示

工作坊尾声,主办方为每位参与者颁发参与证书。图片来源: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编辑马拉松接近尾声时,所有学生均完成了条目编辑工作,成果令人瞩目:共计 26 篇条目被翻译成 6 种语言,包括马来语、阿拉伯语、中文(普通话)、法语、孟加拉语及乌尔都语。

为感谢每位编辑在工作坊中的贡献,主办方为所有参与者颁发了参与证书。

合作传承

维基百科条目编辑工作坊参与者合影留念,纪念此次活动。图片来源: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创意产业学院院长苏・欧・吉恩博士对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感到十分欣慰,并表示期待与马来西亚维基媒体社区用户组合作举办更多此类活动。

“维基百科工作坊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与数字素养,” 苏・欧・吉恩博士指出,“通过为全球读者创作内容,他们学会了严谨评估信息来源、保持中立客观的表达,以及开展协作式工作 —— 这些都是当今传媒从业者必备的核心技能。”

维基媒体代表多迪・伊斯莫约先生表示,本次工作坊 “取得了巨大成功”,并特别称赞了活动期间稳定快速的网络连接、反应迅速的校方协助人员,以及为支持工作坊所准备的充足设备。

“参与者人数之多令我们惊喜,他们使用的语言种类近 10 种,” 多迪・伊斯莫约说道。他还表示,希望此次为乌克兰 “文化外交月” 举办的维基百科条目编辑工作坊,不会是维基媒体在该校开展的最后一场活动。

“未来,我们热切期待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拓展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学习维基百科平台上可用于视觉及图形类知识内容创作的各类工具,” 他补充道。

此次工作坊融合了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的学术活力、马来西亚维基媒体社区的协作精神,以及乌克兰大使馆的文化愿景。它远不止是搭建一个跨文化信息库 —— 更成为一场对共同历史的致敬、对新友谊的庆祝,以及对协作力量的彰显。通过这一合作,乌克兰丰富的文化遗产得以生动呈现在东南亚及全球更多读者面前。

 

{$Class_Custom_Content1}

 

责编:swz1003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MY_maylaiixya}